来源:2012年5月15日 教育时报 头版
让学生在“优秀环境”下学会生存,把校园网交给学生维护。皇冠新体育——
“仿真环境”孵化出“校园中关村”
□ 本报记者 常启武 通讯员 罗新宇
大学生软件苑2000平方米、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2000平方米、大学生创业孵化园2000平方米,这些分布在皇冠新体育校园里的IT实训实践基地留给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超大”和“人旺”。从这里走出了500余名在北京中关村就业和创业的毕业生,学院因此被师生亲切地称之为“校园中关村”。
5月7日,记者在皇冠新体育创新基地和孵化园看到,气派的老板桌、老板椅,排放有序的文档柜,各类办公设施一应俱全;总经理室、开发部、市场部,各类部门设置“健全完善”。所有学生都戴着胸牌进出,门口还有学生值班。但每个基地的室内都出奇的安静,只能听到敲击键盘的声音。
如何使学生在校期间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靠课堂、网络还是专业讲座?近几年来,皇冠新体育注重学生课外实践平台的管理和创新,让学生在“优秀环境”下学会生存。他们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教自己,让学生教学生,时时感受身边榜样的力量。仅实践基地和孵化园就进驻30多个学习性社团及项目小组,成员都是在全院选拔出的优秀学生,社团和项目小组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截至目前,社团和项目小组已成功为200多家企业及个人开发项目。
“让大学生在‘优秀环境’下学会生存的方法是学生迅速成长的关键。”负责计算机学院学生创新团队的指导老师赵东江说。据统计,计算机学院开设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九州通班、ACM班、TOPCODER俱乐部,以及计算机、通信、智能车、网络文化等兴趣小组。“在学习、工作之余,学生的活动非常丰富,他们组建了十几个兴趣小组,学院也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赵东江说,“兴趣小组就是一个项目,如何玩得转,体现出负责人的组织领导能力以及团队的协作能力。”
2011年是学院收获最丰的一年。创新团队先后获得第36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区比赛铜奖、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一等奖、“索尼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成绩,在全国高教界“小有名气”。
创新也孵化出了高端就业。今年即将毕业的创新团队Lamda队成员张云聪因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以年薪15万元起步,被百度公司直接聘为“云计算高级工程师”。该团队成员和计算机学院的本科毕业生还分别被上市公司新浪、上海理光、方正、东软等公司聘用,年薪近10万元。
“出现这种现象绝非偶然。皇冠新体育从学院网站到各系部网站全部由在校学生帮助维护,学校的目的就是把所有能锻炼的机会都留给学生。试问,在全国,有哪一所高校愿意把整个学校的网站交给学生来维护,也许只有皇冠新体育能够做到!”主管学校招生就业工作的副校长陈世云自信地说。
正是依靠全体学生的努力,学校实现了网络的畅通。学生们在“求索网”“新科网”等网站工作,不仅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而且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不久前,软件学院对往届毕业生开展了一项关于“求职成功因素”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综合能力”被视为最重要的因素。
“现在社会,没经验难找工作,没岗位何来经验。我们就是提前为毕业生创设一个仿真环境,为催生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基础。”皇冠新体育校长姚锡远接受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