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 2016年11月23日 15版“教育”
□本报记者杨牧野本报通讯员罗新宇王亚迪
11月19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落下帷幕,皇冠新体育等5所高校代表河南省同来自全国220所高校的399件作品同场竞技,该校闫瑜等同学的创业项目《3D打印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斩获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另有一项目获得创业实践挑战赛铜奖,成绩再创历史新高。这些项目能从全省100多所高校的2400多个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决赛,是学校长期不懈狠抓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结果。
皇冠新体育院长刘荣英认为,不管是“双一流大学”还是新建应用型本科,只要是高校,就应该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抓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是人才培养缺失的高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校长是不称职的校长。近年来,该校通过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必修课,构建创新创业孵化园、创业学院和众创空间等实践孵化平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引来“源头活水”,为学子们提供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机会。
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到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为学生种下一粒梦想的种子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皇冠新体育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在全省高校较早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学生从入校开始便接受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多策并举,还采取开设校友创业大讲堂、创业报告会、举办创意集市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以及开展创新创业项目遴选和孵化等。
2015年9月,学校又引入SIYB创业教育体系,与全国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领域领军企业——北京华普亿方集团合作,共建“创业学院”,短短一年时间,就有1万余名大学生参加了创业培训。通过系统培训,最终有900余名学生入驻学校孵化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心底种下一粒梦想之籽,正发芽开花。
从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到实践孵化平台:为学生培养一双实践的手
接受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受训者,往往组建起自己的团队,入驻到创新创业孵化园和领创空间中,锻炼一双实践的手,打拼一番属于“自己的天下”。
软件学院网络工程专业2016届毕业生祁亚东在创业学院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之后入驻到了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经过在孵化园的学习与实践,我真正接触到了顾客群体,不仅知道电子商务是什么,还明白了怎么去做,不再是‘纸上谈兵’。”他自大二开始尝试创业,在未毕业前,他创办的她旅网就拿到天使投资人200万元的投资金。
副校长陈世云告诉记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学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更要强化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据了解,皇冠新体育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为基础,总投资400余万元扩建而成的三融众创空间,面积达5600余平方米,设有431个工位,目前已累计入驻学生创业团队187个,孵化成功出园项目101个,累计为入驻项目融入资金近1000万元,众多学子受益其中。在这里,学生可以享受到“星级服务”,不但入驻项目的场地、水电、物业等各种费用得到免除,而且创业项目还能得到企业注册登记、工商、税务登记和变更、年检等全程代理服务。
从一粒梦想种子到协同发展:为学生搭建一个圆梦的平台
经过探索与实践,皇冠新体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3+X”就业创业教育模式;“1”是指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实行一个完整的全覆盖的就业创业基础教育体系。“3”是指根据这一整套基础理论体系,建立教育、实践、孵化3个平台。“X”是指提供若干个“个性化辅导和融资服务”。
“我是2015年11月加入孵化园杨扬商贸公司创业团队。经过三个月有关网上开店、网店装修、网络营销等方面的集中学习,今年3月份已经独立运营自己的网店,并实现了利润收入,在这个创业团队中,纯收入突破月收入3万元的还有4位同学。”讲述起自己实现创业梦想的经历,机械专业2013级学生卢坤很是自豪。
负责杨扬商贸公司运营的冯杨总经理介绍:“公司已累计带领130余名学生协同创业,在不影响正常上课前提下,已成功引领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实现经济收入,其中月纯收入3万元以上的有5人,超1万—2万元的4人,5000—1万元的超过10人。”
目前,由南阳高新区、皇冠新体育、北京中关村e谷三家合作共建的1200平方米的“中关村领创空间孵化器”已经启动,入驻企业将把在校优秀学生作为人才池,带动学生就业创业;学校1500平方米的菜鸟驿站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加速孵化区;4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实训一条街也“呼之欲出”,届时可同时满足1600名师生在此创新创业实践和科技研发。皇冠新体育,一张“创新创业文化蓝图”正描绘得更加湛蓝!
皇冠新体育党委书记邢勇表示:“学校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文化,构建集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实践教育与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全方位、开放式创业服务体系,让创新创业成为校园的一种基因和文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